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南昌主持召開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時強調,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更好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走遍沿江11省市,先后在重慶、武漢、南京、南昌主持召開四次座談會,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把脈定向。四次會議的主題從“推動”到“深入推動”“全面推動”,再到“進一步推動”,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深遠的戰略思維、鮮明的政治導向、強烈的歷史擔當、真摯的為民情懷。
一、在高水平保護上下更大功夫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根本上依賴于長江流域高質量的生態環境。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和保障。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要毫不動搖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在高水平保護上下更大功夫,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更好支撐和服務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和規劃,實施生態空間用途管制的一個必然要求和前提條件就是要守住守好生態保護紅線。要充分認識生態系統具有的完整性和連通性特征,基于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的剛性約束,守住管住已經劃定的生態紅線,嚴格執行準入清單,對劃定的本地重要生態空間要心中有數,優先保護、嚴格保護,筑牢長江流域重要生態屏障。
加強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要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流域系統性出發,遵循生態系統之間的內在規律,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推動左右岸聯動、上下游協同、干支流互動。持續強化重點領域污染治理,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扎實推進大氣和土壤污染防治,更加注重前端控污和源頭管控,總結破解“化工圍江”等突出問題的成功經驗,鞏固好長江“十年禁漁”已經取得的成果,切實打好建設綠色長江的主動仗。
提高經濟綠色化程度。綠色發展是新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加快鋼鐵、冶金、機械等傳統制造業的改造升級,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成效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動態平衡。要把產業綠色轉型升級作為重中之重,加快培育壯大綠色低碳產業,積極發展綠色技術和綠色產品,建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增強發展的潛力和后勁。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支持生態優勢地區做好生態利用文章,把生態財富轉化為經濟財富。完善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激發全流域參與生態保護的積極性,讓生態產品具有的隱性經濟社會價值得到顯現,支撐和服務全國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
二、堅持創新引領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創新引領發展,把長江經濟帶的科研優勢、人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積極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推動創新發展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推進民族復興偉業的動力源泉。要圍繞“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開展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
加強科教資源的優化組合和科技創新協同配合。要圍繞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積極布局新領域新賽道的引領性技術攻關,聚焦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工業基礎軟件、先進基礎工藝、產業技術基礎等領域實施一批產業基礎再造項目,加快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要更加重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在擴大和優化教育資源供給的同時,推動全流域創新資源共享、區際科技要素無阻礙流動與創新資源高效匯聚。大力吸引集聚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引進有利于現代化建設的高端人才和科研團隊,打造具有競爭力的人才創新創業生態環境。最大限度調動科技工作者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科技產出效率,通過放大人才優勢,提升科技前沿領域原始創新能力。
大力推動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接續實施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行動,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加強產業鏈協同合作,實現產業鏈補鏈延鏈強鏈,推動優勢產業延鏈、新興產業建鏈。要強化長江經濟帶各區域產業鏈合作,在“鏈長制”協同基礎上,打造長江經濟帶各中心城市之間制造業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服務等各個領域的縱向關聯,使得生產和消費之間、供給和需求之間實現匹配,推動形成開放式的橫向互補的分工網絡和產業鏈。同時,加強對新興產業、種子產業、未來產業鏈群研究,通過搭建創新平臺、培育創新主體,突破產業發展瓶頸。
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是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和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關鍵路徑,是形成國家競爭新優勢的必由之路。要發揮長江經濟帶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東數西算”潛力巨大的優勢,推動新基建與傳統基建相融合,為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下堅實基礎。要加快推動數字技術產業化,實現實體經濟擴容。要聚焦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技術領域的顛覆性創新,推動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通過壯大數字經濟,加速產品和服務迭代。要加快推動數字技術擴散融合,實現實體經濟持續升級。
三、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戰略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更好發揮長江經濟帶橫貫東西、承接南北、通江達海的獨特優勢,更好聯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用好兩種資源,提升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增強對國際循環的吸引力、推動力,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戰略支撐。長江經濟帶的外貿和雙向投資占據半壁江山,是我國外向型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帶。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要充分發揮作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的關鍵作用。
強化產業協同發展。加強橫向產業協同布局,推動產業協同發展、錯位發展、聯動發展。強化縱向產業鏈間的協作,將各地區的企業整合到產業鏈上,集各地之所長,分工互補,促進產業鏈高效運行。加快構建省級—國家級—世界級集群梯次培育發展體系,合力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引導資金、技術、勞動密集型產業從東部向中西部、從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轉移。支持先進地區和后發地區之間合作共建園區,建立產業分工與專業化機制、聚集與擴散機制,促進欠發達地區形成新的增長極和區域內生發展活力。
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統籌沿海沿江沿邊和內陸開放,積極拓展國際經濟合作新領域、新渠道。做強向東開放通道、做實向西開放通道、做大向南開放通道、做優內陸開放通道,支持內陸綜保區等開放平臺建設,統籌高質量引進來和高水平走出去,統籌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和共建“一帶一路”融合,提升企業國際化經營水平和統籌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
促進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更好發揮沿江省市自貿試驗區作用,在制度創新方面先行先試,以自貿試驗區為先導推動制度、規則、規制、標準的開放,深入開展首創性、差別化改革探索。完善沿江自貿試驗區布局,明確各自貿試驗區定位,提升自貿試驗區建設水平,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試驗區網絡。增強沿江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為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積累新經驗、探索新路徑。
四、強化區域協同融通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把強化區域協同融通作為著力點,沿江省市要堅持省際共商、生態共治、全域共建、發展共享,增強區域交通互聯性、政策統一性、規則一致性、執行協同性,穩步推進生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建設,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要構建協同聯動機制,著力強化區域協同融通,強化在全局上謀勢、在關鍵處落子,努力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樣板。
整體謀劃和建設區域交通基礎設施。從整體上謀劃和建設區域交通基礎設施,提升區域交通一體化水平。進一步推進交通設施互聯互通,加快建設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加強交通網絡的相互聯通和“公水鐵”等運輸方式的相互銜接,統籌長江黃金水道軟硬件建設,提升港航運營能力,提檔升級長江綜合立體交通體系,提升區域交通一體化水平。
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把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擺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地位,發揮市場在資源高效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完善跨區域、跨部門、跨層級的數據信息共享和流程互聯互通,破除阻礙要素尤其是高端創新要素自由流動的制度障礙和梗阻,促進各類要素跨區域自由流動,暢通國內大循環。推進要素領域相關制度的改革創新,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基礎制度,擴大要素市場化配置范圍,深化政務服務合作,優化營商環境,建設長江經濟帶一體化市場體系。
協同打造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把保護傳承弘揚作為城市層面創新建設的重要抓手,提升長江文化的全球傳播力影響力。創新文化產品供給,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出更多體現新時代長江文化的文藝精品。創新“文化+”組合,進一步凸顯地域的特色化發展,培育城市發展新動力。積極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用“文化+”開拓文化產業跨界融合發展空間,增加文化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值。建設一批具有自然山水特色和歷史人文內涵的濱江城市、小城鎮和美麗鄉村,實現文化產業的跨區域發展。
五、統籌好發展和安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長江經濟帶事關全國發展大局。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能源安全、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水安全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以一域之穩為全局之安作出貢獻。發展是安全的目的,安全是發展的保障,發展和安全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具有一體兩翼的關系。要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發展和安全要同步推進,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事業提供堅強保障。
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咐渭Z食安全責任,在守住耕地紅線的前提下,強化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加強良田良種、良機良法的集成推廣,真正實現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和社會化服務,促進糧食安全和農業現代化相結合,不斷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維護能源安全。堅持全國“一盤棋”,繼續深化上游地區同中下游地區的能源合作。加強能源儲備體系和多渠道能源供應保障體系建設,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加強煤炭等化石能源兜底保障能力,加強前沿能源技術和重大能源技術裝備開發能力,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注重水電等優勢傳統能源與風電、光伏、氫能等新能源的多能互補、深度融合,減少能源來源單一化的風險。
維護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深刻認識保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重大意義,準確把握保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新形勢新要求,制定國家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戰略,強化韌性與彈性建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水平,增強產業鏈供應鏈核心競爭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循環暢通。
維護水安全。增強水憂患和水危機意識,科學把握長江水情變化,堅持旱澇同防同治,統籌推進水系連通、水源涵養、水土保持。要推動全要素治理、全流域治理、全過程治理,高起點高標準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流域水工程統一聯合調度,加強跨區域水資源豐枯調劑,提升流域防災減災能力,筑牢水安全保障防線,全面提升水安全風險防控水平,努力建設安瀾長江。
?。ㄗ髡撸耗贤ù髮W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兼首席專家,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責任編輯:王 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