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西村鄉親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
《求是》雜志記者 李民圣 《今日新疆》記者 朱 興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縣達西村,地處天山南麓,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過去,這里“一年四季白茫茫,只見播種不見糧”。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當地黨組織帶領下,各族干部群眾團結一心謀發展,共同走上致富路。
2009年6月,習近平同志來到達西村考察基層黨建工作。2014年,該村村民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村里變化。當年9月,總書記給達西村全體村民回信。在信中,總書記說“一直惦記著大家”,希望村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像吸鐵石一樣把鄉親們緊緊凝聚在一起,堅定跟黨走的決心和信心,把黨的好政策落實到每家每戶,把生產搞得更好,把民族團結搞得更好,讓鄉親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達西村黨組織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好政策,團結帶領各族群眾抓發展、抓生產、抓民族團結,在新時代迸發新活力、再創新業績,鄉親們生活得越來越舒心幸福。
強黨建,“吸鐵石”凝心聚力。每逢周一,村民們一大早便聚集在村委會樓前舉行升國旗儀式,這已成為達西村人的自覺行為。
“永遠聽黨的話,跟黨走!”是達西村人的一句口頭禪,也是達西村大變樣的密碼所在。
過去的達西村,土地鹽堿嚴重,沒有一條林帶,沒有一塊條田,自然災害不斷。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黨員干部與村民們一起修渠清淤治鹽堿、種樹防風護農田,狠抓糧食生產,硬是把貧瘠的土地變成了良田。能干、會干、肯干的黨組織也成了“吸鐵石”,只要是村黨組織的決策,村民就積極響應。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達西村建立黨員干部聯系戶制度,帶領村民一起致富。脫貧攻堅戰場上,先后有49名黨員干部與貧困村民結對子,簽訂脫貧責任書,不脫貧、不脫鉤。棉花定苗打頂、牛羊育幼接羔、果樹修枝澆水,處處可見黨員們的身影。經過多年努力,這些幫扶對象早已全部脫貧、走向小康。
2016年,達西村又迎來一次大變革:成立村黨委,黨支部建在村民小組。同時,扎實開展村黨組織標準化建設提升行動,進一步強化黨建引領,切實筑牢鄉村振興戰斗堡壘。
鋪好柏油路、住進新房子、用上天然氣、開著小轎車……說起這些年的變化,村民艾沙·吾守爾感慨地說:“黨的恩情就像天山的雪蓮——看得見,數不清。”
促團結,“石榴籽”抱心貼心。“金銀財寶不算真富,團結和睦才是幸?!保@句村訓,是達西村人始終不渝的信條。
20世紀80年代開始修建團結渠,2010年率先開展民族團結結對認親活動,新時代各族群眾互幫互助共致富。達西村,正像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高度肯定的,“各族群眾像沙漠里的胡楊一樣根連著根、心連著心,日子越過越好”。
近年來,隨著新疆旅游業不斷發展,達西村趁勢發展鄉村旅游,吸納了一批村民就業創業。圖為2021年6月15日,達西村正在迎接千人旅游團。 尉犁縣委宣傳部供圖 郭寶玉/攝
傳統節日在達西村就是“鄰里節”。元旦茶話會上送“福”字到各家,春節鄰里串門走親戚互相拜年,諾魯孜節大家一起唱歌跳舞度佳節,中秋節齊坐葡萄架下吃月餅賞月亮,古爾邦節一起參加歡快的麥西熱甫……達西村就是一個大家庭,一塊馕也要掰開來大家一起吃。
采訪中,記者總能聽到村民們說,“我們達西村人不做破了口袋的馬鈴薯,灑滿一地;而是要做石榴籽,緊緊抱在一起”。
興產業,多元發展創新績。2021年,達西村320戶農戶以土地入股,成立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實現收入153萬元,享受到了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帶來的紅利。這是達西村興民富民的一項最新舉措。
“總書記的回信,是達西村不斷前進的動力?!迸d平鎮黨委副書記、達西村黨委書記古再努爾·買買提說,“這幾年,我們結合美麗鄉村建設,積極探索,不斷拓寬致富路子?!?/p>
借力數字技術,助推鄉村振興。達西村不斷拓展數字農業運用,嘗試從會種地向“慧”種地轉變,村民們種地已經不用天天跑田間地頭了。同時,抓住機遇發展電商,成立電商創業基地,達西村及周邊鄉村的羅布麻、羅布羊、干果等特產在網上得以熱銷。
旅游業是增收致富的又一增長點。這些年,隨著新疆旅游業不斷發展,達西村趁勢發展鄉村旅游,吸納了一批村民就業創業。如今,建成了一條風情街、一條產業街、一處夜市,村民們先后開辦了農家風情園、民宿,與香梨園一起,串聯起達西村鄉村旅游的新格局。
“為什么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古再努爾·買買提感慨萬千:“就是因為有總書記的深情關愛,有黨的好政策,有大家的齊心奮斗?,F在,達西村人有一個共識: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把達西村建設得更美好?!?/p>
記者手記:
習近平總書記在給達西村的回信中深刻指出:“有黨的好政策,有各族群眾齊心奮斗,就一定能讓鄉親們過上舒心幸福的生活?!毙聲r代達西村的變化,正是中華大地無數村莊舊貌換新顏、無數老百姓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的生動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