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窥国产亚洲女爱视频在线,久久免费小视频黄色网站,国产精品久久国产三级国不卡顿,亚洲精品A∨在线国自产拍

新時代中國文明歷史研究的根本遵循

來源:《求是》2022/14 作者:《求是》雜志編輯部 2022-07-15 15:12:39

新時代中國文明歷史研究的根本遵循

《求是》雜志編輯部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化的根基,是維系全世界華人的精神紐帶,也是中國文化創新的寶藏。”

  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全局和戰略高度,就深入開展中國文明歷史研究等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指引中國文明歷史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取得顯著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和堅強支撐。

  深入開展中國文明歷史研究,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離不開考古工作。2022年5月27日,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進行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學習并發表《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講話,充分肯定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取得的重要階段性成效,科學回答了事關中國文明歷史研究的一系列根本性問題,就繼續推進、不斷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部署五項重點工作。

  第一,加強多學科聯合攻關,推動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取得更多成果;

  第二,深化研究中華文明特質和形態,為人類文明新形態建設提供理論支撐;

  第三,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民族復興立根鑄魂;

  第四,推動文明交流互鑒,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第五,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營造傳承中華文明的濃厚社會氛圍。

  習近平總書記這篇重要講話,具有鮮明政治性、思想性、戰略性、實踐性,是新時代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綱領性文獻,為做好新時代中國文明歷史研究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把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放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體系中系統學習、深刻領悟,深入了解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發展史,推動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動全黨全社會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文明之光照亮民族復興征程

  “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么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2021年仲春,武夷山九曲溪畔的朱熹園,習近平總書記思接千載、鑒往知來,深刻闡明中國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蘊,充分彰顯了我們黨無比堅定的文化自信和歷史主動精神。

  重慶中壩遺址出土的地層文物,完整包含了新石器時代晚期、夏商周、秦漢、魏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不同時代的所有地層,可以讓人們直觀感受到中華五千多年文明綿延不絕的偉大與震撼。圖1為中壩遺址剖面還原圖(圖片來源:重慶市忠縣縣委宣傳部)。圖2、圖3分別為中壩遺址出土的制鹽陶器花邊口圜底罐、花邊口尖底缸底(圖片來源:科學出版社)。

  馬克思深刻指出:“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一個國家和民族選擇什么樣的發展道路,不僅受制于特定的政治和經濟因素,而且取決于特有的歷史文化傳統。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注定了中國道路必然是從對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歷史傳承中走出來的。

  這條“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源于中國共產黨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和弘揚。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我們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者,我們不應當割斷歷史。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我們黨始終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態度對待歷史文化,高度重視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總結經驗、汲取智慧,把握社會規律、指引前進方向。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中華五千多年文明高度,著眼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宏闊視野和深邃眼光,反復強調要尊崇歷史、研究歷史,確立歷史思維,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等重要時間節點,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等重要會議,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布魯日歐洲學院等國際場合,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外出考察調研時,在賀信、回信中,總書記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提出一系列明確要求、作出一系列戰略部署,為深入開展中國文明歷史研究、更好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指明了方向。

  關于中國文明歷史的地位和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歷史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形成、發展及其盛衰興亡的真實記錄,是前人各種知識、經驗和智慧的總匯;當代中國是歷史中國的延續和發展,只有堅持從歷史中走向未來,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才能做好今天的事業。這些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中國文明歷史和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對國家發展、民族興盛、文明傳承的重大意義。

  關于堅持正確的歷史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一個拋棄了或者背叛了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歷史悲劇,要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這些重要論述,鮮明回答了以什么樣的立場和態度對待中國文明歷史的問題,充分體現了科學的唯物史觀。

  關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我們黨對待傳統文化的立場態度,闡明了中國歷史文化對凝聚民族力量、筑牢精神根基的重要作用。

  關于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處理好繼承和創造性發展的關系,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明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守”和“變”的關系,彰顯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的鮮明本色。

  關于汲取歷史智慧推進治國理政。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民族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理政經驗,要鑒古知今、學史明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需要系統研究中國歷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類發展歷史規律,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來。這些重要論述,揭示了歷史科學經世致用、資治鑒世的功能,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以史為鑒治國理政的鮮明特色。

  商代是中國文字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至遲從商代中晚期開始,中國已出現了最早的、相對成熟的文字體系,其中甲骨文、金文數量最繁,意義重大。圖為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的王賓中丁·王往逐兕涂朱卜骨刻辭。 新華社發 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

  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充分彰顯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文明歷史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刻認知、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與邏輯的科學把握,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些重要論述指引下,新時代中國文明歷史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就,激勵中國人民自信自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起強大精神力量。

  ——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關于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意見》、《關于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等文件。組建中國歷史研究院,加強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中華民族共同體歷史的研究闡釋,加強中國歷史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考古實證文明脈絡,文化資源家底逐步摸清。8800多項考古發掘項目有序開展,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成果豐碩,浙江良渚、陜西石峁、河南二里頭、四川三星堆等一批重要遺址實證五千多年中華文明史。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和石窟寺等專項調查完成。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突破5000處。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6項,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8項、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4項,是名副其實的文物資源大國。

  ——文化遺產保護力度不斷加大。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為總抓手,確定國家古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等重點工程項目為具體抓手,一些瀕危的傳統藝術得到搶救,一些被破壞的文化生態系統逐步得到修復和優化提升。數千項重大文物保護工程實施,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有序推進。

推動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取得更多成果

  浙江余杭良渚,“美麗的水中之洲”。2019年7月6日,在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世界遺產提名項目“良渚古城遺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標志著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可。

  良渚古城遺址,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取得顯著成就的生動縮影。中華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之一,延綿至今未曾中斷,在人類文明史上占有獨特而重要的地位。中華文明是怎么起源、形成的?中華文明的早期發展走過了什么樣的歷程?由于缺乏文獻記載,回答這些事關中華文明史、世界文明史研究的重大問題,只能依靠考古獲取第一手資料。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實施20年來,圍繞浙江余杭良渚、山西襄汾陶寺、陜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師二里頭4處都邑性遺址,以及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遼河流域等其他中心性遺址,實施重點發掘,并對這些遺址周邊的聚落群開展大規模考古調查。通過一系列重大考古發現和多學科綜合研究,實證了中華五千多年文明,揭示了中華文明的豐富內涵,為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了豐富精神動力和源泉。

  在這篇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結合國際與國內、歷史與現實,全面科學分析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肯定成果、明確任務、部署工作。

  ——從成果看,習近平總書記肯定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對中華文明的起源、形成、發展的歷史脈絡,對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對中華文明的特點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提出文明定義和認定進入文明社會的中國方案,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創性貢獻”。

  ——從任務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工程取得的成果還是初步的和階段性的,還有許多歷史之謎等待破解,還有許多重大問題需要通過實證和研究達成共識,特別是完整展現夏朝歷史還有大量工作要做”。

  ——從部署看,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加強統籌規劃和科學布局,堅持多學科、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學和歷史學、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聯合攻關,拓寬研究時空范圍和覆蓋領域,進一步回答好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發展的基本圖景、內在機制以及各區域文明演進路徑等重大問題”;“做好我國‘古代文明理論’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宣傳、推廣、轉化工作,加強對出土文物和遺址的研究闡釋和展示傳播,提升中華文明影響力和感召力”。

為人類文明新形態建設提供理論支撐

  “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站在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的高度,科學闡明黨的百年奮斗對中華民族、世界歷史進程的深刻影響,強調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將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昂首闊步走下去,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的皇帝秦始皇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營建的。作為秦始皇陵陪葬墓坑之一的兵馬俑坑于1974年被發現,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圖為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一號坑全景。 人民圖片 丁俊豪/攝

  歷史是現實的根源。只有了解一個國家從哪里來,才能弄懂這個國家今天怎么會是這樣,也才能搞清楚這個國家未來會往哪里去。“在五千多年漫長文明發展史中,中國人民創造了璀璨奪目的中華文明,為人類文明進步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然而近代以來,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團結帶領人民自強不息、艱苦奮斗,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

  五千多年中華文明綿延不斷、經久不衰,在長期演進過程中,形成了中國人看待世界、看待社會、看待人生的獨特價值體系、文化內涵和精神品質,這是我們區別于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脫離了這些歷史文化,是難以正確認識中國的。長期以來,西方很多人習慣于把中國看作西方現代化理論視野中的近現代民族國家,沒有從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角度來看中國,這樣就難以真正理解中國的過去、現在、未來。

  在這篇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深化研究中華文明特質和形態,為人類文明新形態建設提供理論支撐”,提出三方面要求:一是要把中華文明起源研究同中華文明特質和形態等重大問題研究緊密結合起來,深入研究闡釋中華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發展路向和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演進格局,研究闡釋中華文明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質和發展形態,闡明中國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蘊;二是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優秀成分;三是要建立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明研究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為人類文明新形態實踐提供有力理論支撐。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四川眉山三蘇祠,古木參天,百年銀杏、千年黃葛,透出歷史的厚重,氤氳著文化的氣息。

  “一滴水可以見太陽,一個三蘇祠可以看出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們說要堅定文化自信,中國有‘三蘇’,這就是一個重要例證。”2022年仲夏,三蘇祠,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是在這塊土地上的文明培育出來的,全黨全民族都要敬仰我們自己的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實踐中,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深沉堅定的文化自信,就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反復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必須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好。在這篇重要講話中,總書記進一步從三個方面提出要求:一是堅持守正創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展示中華民族的獨特精神標識,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二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指導思想,傳承弘揚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源頭活水;三是充分運用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更加完整準確地講述中國古代歷史,更好發揮以史育人作用。

以文明交流互鑒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敦煌作為中國通向西域的重要門戶,古代中國文明同來自古印度、古希臘、古波斯等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思想、宗教、藝術、文化在這里匯聚交融。中華文明以海納百川、開放包容的廣闊胸襟,不斷吸收借鑒域外優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獨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絲路精神。”

  敦煌文化的燦爛,正是中華文明幾千年源遠流長不斷融會貫通的典范。2019年8月19日,在敦煌研究院座談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只有充滿自信的文明,才會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時包容、借鑒、吸收各種不同文明。”

  中華文明自古就以開放包容聞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向世界貢獻了深刻的思想體系、豐富的科技文化藝術成果、獨特的制度創造,深刻影響了世界文明進程。在這篇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貫通歷史與現實、國際與國內,深刻闡明:“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發展史充分證明,無論是物種、技術,還是資源、人群,甚至于思想、文化,都是在不斷傳播、交流、互動中得以發展、得以進步的。”

  敦煌文化延續近兩千年,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大、延續時間最長、內容最豐富、保存最完整的藝術寶庫,是世界文明長河中的一顆璀璨明珠,也是研究我國古代各民族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藝術的珍貴史料。圖為莫高窟第112窟南壁壁畫“反彈琵琶樂舞圖”。 敦煌研究院供圖

  “我們要用文明交流交融破解‘文明沖突論’。”這既是歷史的經驗總結,更是現實的迫切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在多個重大場合反復強調:“人類只有膚色語言之別,文明只有姹紫嫣紅之別,但絕無高低優劣之分”;“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2022年7月,在致“意大利之源——古羅馬文明展”開幕式的賀信中,總書記再次強調,“相互尊重、和衷共濟、和合共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正確道路”。這些重要論述,科學揭示了人類文明的發展規律,凝結著中華民族在長期文明交往中的智慧結晶,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指明了方向。

  中國不僅是推動文明交流互鑒、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導者,更是實踐者和引領者。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加強文明對話,倡導“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就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同世界各國的合作交流、促進各國文明對話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舉措。從“一帶一路”倡議,到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從擴大金融業、制造業、服務業等領域開放,到拓展資金、人才、科技、文化等領域國際合作,中國日益成為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文明進步方向的鮮明旗幟。

  在這篇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就推動文明交流互鑒提出三點要求:一是堅持弘揚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以寬廣胸懷理解不同文明對價值內涵的認識,尊重不同國家人民對自身發展道路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弘揚中華文明蘊含的全人類共同價值;二是立足中國大地,講好中華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三是講清楚中國是什么樣的文明和什么樣的國家,講清楚中國人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展現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和人文底蘊,促使世界讀懂中國、讀懂中國人民、讀懂中國共產黨、讀懂中華民族。

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

  展卷、問篆、唱絲、尋石、習筆、淬墨、入畫……2022年虎年央視春晚,舞蹈詩劇《只此青綠》,以靈動曼妙的舞姿、頗具禪意和豐富想象力的情景動作,引領觀眾步入中華美學殿堂,激發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豪自信。

  文物和文化遺產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在保護、管理好文物的同時,加強研究和利用,既是文物價值的彰顯,也是文化的傳承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創建110周年之際,總書記在給博物館老專家的回信中再次強調,“推動文物活化利用,推進文明交流互鑒,守護好、傳承好、展示好中華文明優秀成果”。在總書記重要論述指引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喚醒激活、弘揚光大,文物和文化遺產越來越煥發出勃勃生機活力。故宮博物院的“數字故宮”、山西博物院的“壁上乾坤”、天一閣的“數字古籍”,以“科技+”突破文物與觀眾的物理界限,實現觀展由“走馬觀花”向“身臨其境”的轉變;從《國家寶藏》到《中國考古大會》,從《我在故宮修文物》到《如果國寶會說話》,文物在新時代與教育互動、與科技聯姻、與創意嫁接、與旅游融合,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這篇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提出明確要求:要積極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遺產的多重價值,傳播更多承載中華文化、中國精神的價值符號和文化產品;各級領導干部都要敬畏歷史、敬畏優秀傳統文化,重視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為歷史和考古工作者開展研究、學習深造、研修交流提供更多政策支持;要營造傳承中華文明的濃厚社會氛圍,廣泛宣傳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教育引導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更好認識和認同中華文明,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

  “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吸吮著五千多年中華民族積累的文化養分,行進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壯麗征程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航下,中國人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廣闊的時代舞臺,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

標簽 -
網站編輯 - 王慧  校對 - 徐勇林 夏明月
0100902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83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