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扣落實戰略定位 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孫紹騁
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的一項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任務,明確了我國經濟現代化的路徑選擇。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強調,各地區要找準自己在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的位置和比較優勢。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先后兩次到內蒙古考察,連續5年參加全國兩會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明確要求把內蒙古建設成為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農畜產品生產基地、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總書記賦予的“兩個屏障”、“兩個基地”、“一個橋頭堡”的戰略定位,既指明了內蒙古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的重大責任和光榮使命,也指明了內蒙古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努力方向和著力重點。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落實五個方面的戰略定位,自覺把內蒙古工作放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謀劃和推進,努力為全國發展大局貢獻更多內蒙古力量。
一、加快建設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把“萬里綠色長城”構筑得更加牢固穩固、美麗亮麗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求內蒙古堅定不移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統籌好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關系。內蒙古是我國北方面積最大、種類最全的生態功能區,有草原13億多畝、占全國的22%,森林近4億畝、占全國的12%,濕地5700多萬畝、占全國的16%,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均占全國的近1/4,黃河內蒙古段840多公里、占黃河全長近1/6。近年來,內蒙古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堅持不懈保生態、治污染、促轉型,營造林、種草、治沙規模連續多年全國第一,全區草原植被蓋度和森林覆蓋率分別由10年前的40.3%和20.8%提高到現在的45%和23%,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持續減少,沙塵暴年均天數由4.9天減少到現在的0.6天,昔日的京津“風沙源”變成了今天的首都“后花園”。內蒙古生態狀況如何,不僅關系全區各族群眾生存和發展,而且關系華北、東北、西北乃至全國生態安全,建設好生態安全屏障是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基礎條件。
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近年來,內蒙古大力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不斷加大濕地保護修復力度,推動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步提升。圖為2022年7月18日,內蒙古額爾古納國家濕地公園夏日風光。 求是圖片 呂昊俊/攝
生態文明建設是久久為功的事情。內蒙古堅持不搞大開發、共抓大保護,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堅定不移、科學有序做好“雙碳”工作,大力調整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探索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加快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步伐,全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協同推進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十四五”期間,計劃完成草原生態建設6500萬畝、國土綠化1400萬畝、退化林修復2800萬畝和沙化土地綜合治理2650萬畝,全區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5%,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提升。
節約資源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之策。對內蒙古來講,節約資源就是要多保護、少開發、不浪費。針對一個時期以來資源過度開發、粗放利用等問題,內蒙古大力實施全面節約戰略,制定出臺推進全社會資源全面節約集約的指導意見,深入推進各領域節約行動,嚴格執行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著力提高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到2025年,力爭全區建設用地使用面積、用水量較2020年分別下降17%和12%。為切實解決資源要素利用低質低效、浪費嚴重的問題,在全區范圍內大力開展待批項目、閑置土地、沉淀資金、“半拉子”工程、開發區建設“五個大起底”行動,努力把各種資源要素全面盤活起來、高效利用起來。
二、加快建設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把民族團結、邊疆穩固、社會穩定的“銅墻鐵壁”構筑得更加牢不可破、堅不可摧
內蒙古是祖國的“北大門”和首都的“護城河”,有4200多公里邊境線、36萬平方公里邊境管理區,建設好安全穩定屏障是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內蒙古在促進民族團結上具有光榮傳統。75年來,內蒙古各族人民始終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始終不分你我、情同手足、親如一家,贏得并長期呵護了模范自治區的崇高榮譽。內蒙古成為模范自治區,模范就模范在聽黨的話上。當年內蒙古自治區就是在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下建立的,后來自治區各項事業發展都是在黨中央的關心支持下取得的,內蒙古工作中每次出現的偏差都是黨中央幫助糾正的,正是因為有黨的領導,正是因為聽黨的話,才有了內蒙古自治區,有了內蒙古今天各項事業的興旺發達、各族群眾的幸福安康。新征程上,內蒙古將發揚優良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緊緊抓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做好促進民族團結各項工作,把各族人民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共同建設偉大祖國,共同創造美好生活。
守好祖國邊疆是內蒙古肩負的重大政治責任。近年來,內蒙古堅持黨政軍警民合力強邊固防,持續建強邊防管控力量體系,以聯合黨建打造功能型黨支部,夯實聯防聯控和雙擁共建基礎,探索推行草原110、戍邊警務室、蒙古包哨所、“紅色堡壘戶”等有效做法,構建起了穩邊固邊的“銅墻鐵壁”。下一步,將堅持把安全發展貫穿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深入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內蒙古、法治內蒙古建設,加快構建大安全格局、完善大平安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以內蒙古之穩守衛邊疆安全、拱衛首都安全。尤其是針對邊境地區人口“空心化”問題,深入推進固邊興邊富民行動,不斷提高沿邊地區基本公共服務和重大基礎設施保障水平,努力吸引更多的人到邊境地區置業安居、守邊戍邊。
民生穩則社會穩。內蒙古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化民生優先的工作導向和決策思維,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關心的就業、教育、社保、醫療、住房、養老等實際問題,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努力讓各族人民的日子從物質到精神上都過得越來越紅火。尤其要把兜住底線作為重中之重,緊抓快辦保障好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決不讓規模性返貧的問題發生,決不讓受了災的群眾再受罪,決不能因冬季取暖工作不到位而讓老百姓挨了凍。
三、加快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為端穩中國“能源飯碗”作出更大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要發展實體經濟,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內蒙古煤炭儲量和產量均占全國的1/4,風能、太陽能技術可開發量分別占全國的1/2、1/5以上。近年來,內蒙古堅持煤電油氣風光并舉,大力發展現代能源經濟,煤炭產能達到12.2億噸,電力總裝機達到1.56億千瓦,外送電能力達到7000萬千瓦,外送煤炭、外送電量均居全國首位;新能源裝機達到5600萬千瓦、占電力裝機比重超過1/3,新能源發電量達到1191億千瓦時、居全國首位。無論是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上,還是在優化國家能源戰略布局、促進全國實現“雙碳”戰略目標上,內蒙古都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面向未來,內蒙古將一手抓煤炭綠色低碳轉型,一手抓新能源發展壯大,繼續擴大煤炭和新能源總量優勢、組合優勢,著力推動內蒙古由化石能源大區向清潔能源大區轉變,努力為國家提供更為穩定、更加安全、更加綠色的能源供給。立足煤電在相當長時間內仍將是我國能源供應主體的國情,統籌轉型、降碳與保供,堅持先立后破,不搞簡單“去煤化”,大力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全力打造煤基全產業鏈條,加快現役煤電機組節能升級和靈活性改造,到2025年努力將煤炭有效產能穩定在13億噸左右。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把確保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作為首要任務,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真正落實到位。圖為2022年8月17日,大型秋收機械在內蒙古呼倫貝爾農墾牙克石農牧場有限公司第四連(隊)集群割曬作業。 人民圖片 王國印/攝
在實現“雙碳”目標的背景下,內蒙古新能源發展迎來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內蒙古提出“大干快上”推進新能源建設,“大干”就是要有雄心壯志,在新能源發展規劃上有大手筆,在大型風光基地建設上有大動作,在拓展新能源場景應用上有大視野;“快上”就是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落實好具體項目,不等不拖,快批快建,盡快形成產能。大力實施新能源倍增行動,全力抓好源網荷儲、風光火儲、風光氫儲一體化綜合應用,力爭到“十四五”末新能源裝機達到1.35億千瓦以上,率先在全國建成以新能源為主體的能源供給體系、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
稀土是國家重要戰略資源。內蒙古的稀土資源無論是儲量還是質量都是世界級的,要積極推進稀土資源保護性開發、高質化利用,強力推動“稀土+”協同創新,做精做優做強稀土產業,打造全國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國領先的稀土應用基地,力爭到2025年全區稀土就地加工轉化率達到80%以上。
四、加快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為端穩中國“糧食飯碗”作出更大貢獻
內蒙古土地肥沃、草原廣袤、氣候條件良好,農牧業特色鮮明,是全國5個耕地保有量過億畝的省區之一,是國際公認的優質畜牧區、黃金奶源帶。近年來,內蒙古加快推進農牧業現代化,在全力抓好穩產保供的基礎上,推動農牧業發展向優質高效轉型,全區糧食產量連續4年突破700億斤,每年有一半以上的糧食調往區外、供應全國;草食牲畜存欄突破7000萬頭(只),羊肉、牛肉、牛奶、羊絨產量分別占全國的1/5、1/10、1/5、1/2,已成為國家重要的“糧倉”、“肉庫”、“奶罐”、“絨都”。內蒙古生態農牧業基礎好、潛力大,建設好農畜產品生產基地是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關鍵支撐。
當前,針對農牧業資源開發利用不充分等問題,內蒙古正在下大氣力挖潛力、提效益,盡快在擴大數量、提高質量、增加產量上取得新突破、見到新成效。擴大數量,就是把撂荒地、鹽堿地、沙地等豐富的耕地草地后備資源改造好,進一步擴大農牧業生產面積。提高質量,就是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高水平草原修復,引育高質量種質資源,全面提高耕地、草地和種子質量。增加產量,就是通過擴大數量、提高質量,同時抓好先進種植技術推廣、舍飼圈養模式推廣,把農畜產品的產量提上來。加大農牧業“接二連三”力度,推進農牧業產業化、品牌化發展,著力提高農牧業資源綜合利用率和產業精深加工度,打造若干千億級、百億級產業集群。
推進奶業振興,是習近平總書記寄予內蒙古厚望的一件大事。內蒙古具備發展奶業的良好基礎和條件,奶牛存欄頭數、原奶產量、原奶加工能力均居全國首位,伊利、蒙牛兩大乳企綜合排名分列世界第五和第七、亞洲第一和第二。以全產業鏈思維推動奶業加快發展,出臺奶業振興九條措施,大力實施倍增計劃,高起點布局奶源基地,加快建設現代化規模牧場和奶牛自繁自育、牧草基地,努力在我國奶業振興中走在前、作示范。
面向未來,內蒙古將沿著綠色興農興牧、科技興農興牧、質量興農興牧的路子堅定不移走下去,大力推動農牧業集約化、規模化、高端化發展,努力為國家提供更多優質綠色農畜產品供給,把更多“蒙”字號農畜產品源源不斷輸向全國。力爭到2025年,全區糧食產量穩定在750億斤以上;羊存欄穩定在6000萬只以上,肉牛存欄達到1000萬頭,肉類總產量達到345萬噸;奶畜存欄達到350萬頭(只),原奶產量達到1000萬噸以上,乳制品加工企業產值達到3000億元。
五、加快建設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努力打造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支點
內蒙古內連八省、外接俄蒙,區位優勢得天獨厚,歷史上就是“草原絲綢之路”和“萬里茶道”的重要樞紐和通道。近年來,內蒙古以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為引領,廣泛開展對內對外交流合作,努力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全區對外開放口岸增加到20個,始發和過境中歐班列分別達到300多列、6100多列,成為全國口岸最多、邊境陸路口岸貨運總量第一的省份。在新的起點上,建設好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是內蒙古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重要依托。
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政策,持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加快構建內外聯動、八面來風的開放格局。對內蒙古來講,對內開放是對外開放的基礎和前提,尤其是在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的背景下,加大對內開放力度更為重要、更顯緊迫。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積極創新區域合作模式和運行機制,充分利用京蒙協作和滬蒙、蘇蒙戰略合作等平臺,精心做好借勢發力、借船出海、借梯登高的文章。強化主動跑、主動找的意識,以“求商若渴”的態度大抓招商引資,吸引更多有實力的企業到內蒙古投資興業。強化高效益、多領域的導向,加快轉變依賴礦產資源開發搞合作的方式,全面加強同兄弟省份在優勢產業、重點園區、重大項目和干部人才等方面的務實合作,推動內蒙古產業鏈供應鏈與全國大市場全面對接、深度融合。
口岸是國家對外開放的門戶、經貿往來的橋梁、國家安全的重要屏障。今年以來,內蒙古滿洲里鐵路口岸不斷提升運輸能力,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促進外貿進出口穩中有升。圖為2022年6月21日,在滿洲里鐵路口岸,進出境中歐班列整裝待發。 人民圖片 王正/攝
主動服務國家經略周邊和對外開放戰略,積極探索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對外開放新機制,著力提升對外開放層次和水平。建設現代化口岸,發展泛口岸經濟,構建口岸帶動、腹地支撐、邊腹互動格局,是內蒙古擴大對外開放的重中之重。著眼改變口岸同質化競爭、孤立式運行狀況,優化口岸功能定位和資源配置,加強口岸智能化建設,集中打造滿洲里、二連浩特綜合樞紐口岸和甘其毛都、策克、滿都拉重點專業口岸以及呼和浩特區域航空樞紐口岸。加強面向腹地的重大基礎設施、重要樞紐節點和依托口岸的貨物集疏中心、資源轉化園區建設,加強開發開放試驗區、邊境跨境經濟合作區等各類開放平臺載體建設,培育壯大落地加工、商貿流通等產業,用足用好中歐班列通道服務功能,推動“經濟通道”向“通道經濟”轉變、“過路經濟”向“落地經濟”轉型。
打造聯通內外、輻射周邊、資源集聚集散、要素融匯融通的全域開放平臺,必須下大氣力抓好發展硬環境和軟環境建設。內蒙古把加強現代交通和物流體系建設作為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的重點,全力打造四通八達的對內對外開放大通道,不斷完善跨省跨境、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網絡。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接續推出營商環境升級版,持續打出減負松綁組合拳,加緊解決項目審批、信息建設等方面突出問題,做好尊商親商、安商便商工作,充分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作者: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