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開拓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邱 勇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2023年5月29日,二十屆中央政治局就建設教育強國進行第五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先導,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支撐,是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總書記指出,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一流大學群體的水平和質量決定了高等教育體系的水平和質量。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要堅持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把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培養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更好結合起來,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奮力開拓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早日實現教育強國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推動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應有貢獻。
一、深刻理解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意義
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是人才培養的競爭。歷史告訴我們,誰能實現教育發展的領先、特別是高等教育發展的領先,誰就能擁有科技創新和人才資源的比較優勢,就能占據國際競爭的先機。世界強國都是高等教育強國,都擁有一批世界一流大學。我們黨高度重視高等教育事業,開辟并不斷探索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發展道路。從新中國成立之初黨和國家要求高校要很好地配合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特別要配合工業建設的需要,到20世紀90年代提出要面向21世紀,重點辦好一批(100所)高等院校和重點支持國內部分高校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再到新時代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我國高等教育走過了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的極不平凡歷程,辦學規模、培養質量、服務能力實現歷史性躍升。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的特征更加明顯,不穩定性不確定性的增加給全球高等教育體系帶來巨大沖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加速滲透融合,對高等教育形態和發展模式提出新的挑戰。科技和人才成為國際戰略博弈的主戰場,各國高等教育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國際競爭,都在努力通過提高綜合辦學實力獲得發展優勢。如何發揚歷史主動精神、準確把握世界高等教育發展趨勢、全面增強國際競爭力,是中國大學必須面對的時代挑戰。
大學的高質量發展必須體現在服務國家能力的有效提升上。清華大學自動控制系在人工智能、人工神經網絡等理論研究上取得突出成就,填補多項國家空白。圖為我國人工智能領域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自動控制系教授張鈸在與學生討論。 清華大學供圖
我國已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面臨新的戰略機遇、新的戰略任務、新的戰略階段、新的戰略要求、新的戰略環境,需要應對的風險和挑戰、需要解決的矛盾和問題比以往更加錯綜復雜。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實現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及今后很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高質量發展不只是一個經濟要求,而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總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各級各類教育的生命線,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如何立足“兩個大局”、心懷“國之大者”、把高質量發展貫穿到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各項工作之中,是中國大學必須回答的時代命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高等教育與祖國共進、與時代同行,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但與黨和人民寄予的深厚期望相比,與“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數量和實力進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強國”的目標相比,中國大學還存在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能力不足、原始創新能力不強、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不充分等問題。我們沒有現成的辦學模式可以借鑒,必須探索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如何登高望遠、創新突破,進一步提升整體辦學水平,在已有基礎上實現新的躍升,是中國大學必須跨越的時代關口。
二、準確把握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高質量發展的實質內涵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教育作為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推動新時代教育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格局性變化,中國高等教育也迎來了加快發展、大有作為的大好時期,這是提升辦學質量的大好時期,也是服務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并作出重要貢獻的大好時期。我們要肩負起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敢于承擔更艱巨的任務、應對更嚴峻的挑戰,實現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高質量發展。
必須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建設的教育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必須以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為根本保證。黨的全面領導是我們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最大優勢。高質量發展是全面的發展、充分的發展、著眼于長遠的發展,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匯聚各方力量,需要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需要充分發揮我們的制度優勢。必須加強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堅持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目標方向,把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轉化為人才培養自信。
必須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內涵式發展是一流大學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要深刻認識高等教育的本質特征,深入把握并遵循辦學規律、教書育人規律、科技創新規律、學生成長規律。大學的發展是有邊界的,必須處理好規模和質量的關系。大學的辦學空間不是無限的,要努力提高利用效率,不斷提升教學科研環境的品質;師生人數不是無限的,要規劃好學生和教師規模,著力提升師資水平和育人水平;學科數量不是無限的,不是什么熱就做什么,要突出優勢、突出特色,有所為、有所不為,主動做真正有價值、有長遠意義的事,在內涵式發展中不斷提升辦學質量和辦學品位。
圖為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研究團隊與合作者在超導系統中首次實現了拓撲時間晶體的全數字化量子模擬。拓撲時間晶體是一種全新的非平衡量子物質形態,具有重要的基礎理論意義,該研究展示了超導量子計算平臺在探究新奇量子現象方面的潛在優勢。 清華大學供圖
必須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從教育大國到教育強國是一個系統性躍升和質變,必須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改革是推動發展的持久力量,是應對發展環境變化、把握發展自主權、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必然要求。創新始終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中國高等教育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統籌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要始終把創新擺在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敢為天下先的勇氣推進教育理念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充分激發知識、人才、技術等各類創新要素的活力,形成更強大的創新合力。
必須聚焦立德樹人主責主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也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核心課題。立德樹人的成效是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實現高質量發展首先要體現在立德樹人的成效上。必須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自覺把各方面積累的辦學資源和優勢最終轉化為促進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的資源和優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重點,把握人才培養長周期性的特點,弘揚良好育人傳統、傳承紅色基因,更加重視人文素養、科學精神、創新能力、批判性思維和健全人格的培育,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清華大學堅持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教育理念,傳承學校服務國家服務社會傳統,鼓勵學生走出校門,參與生動的社會實踐。圖為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實踐支隊在山東濟寧(泗水)站服務工作結束后的合影。 清華大學供圖
必須更好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建設的教育強國,以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重要使命,以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為核心功能。大學的高質量發展必須體現在服務國家能力的有效提升上。當前,科技創新成為國際戰略博弈的主要戰場,圍繞科技制高點的競爭空前激烈。要保持強烈的憂患意識,把服務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充分發揮基礎研究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不斷提升解決國家重大問題的能力,勇于攻克“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有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必須始終保持開放的姿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完善教育對外開放戰略策略,統籌做好“引進來”和“走出去”兩篇大文章。大學的辦學視野決定了所培養人才的視野。要保持開放包容的姿態,學習借鑒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和世界高等教育的有益經驗,加強與全球伙伴的互容互鑒互通,增強辦學實力、提升辦學質量。勇于打破物理邊界、學科壁壘,實現線上線下教育場景的融合,促進不同知識體系的融合,推動教育變革、科技進步與社會發展的融合。主動擔當全球責任,搭建高水平國際交流合作平臺,增進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理解,在應對人類共同挑戰方面展現更大作為。
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最終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大學是公益性機構,大學的高質量發展最終體現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要努力以培養高質量人才支撐中國式現代化為己任,自覺承擔促進教育公平的社會責任,提供更加平等更高質量的教育機會,主動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堅定不移辦好人民滿意的社會主義大學。實現大學的高質量發展是全體師生員工的共同事業。要尊重廣大師生員工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全體師生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生動局面,不斷提升廣大師生員工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大力推進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實踐
新目標要求新作為,新征程呼喚新擔當。中國高等教育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信從容邁向未來,自強創新不辱使命,創造出無愧于祖國、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高質量發展新業績,向黨和人民交出新的優異答卷。
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建設教育強國的目的,就是培養一代又一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一代又一代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確保黨的事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后繼有人。我們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著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弘揚又紅又專、全面發展的培養特色,堅持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教育理念,堅定“中國教育是能夠培養出大師來的”自信,加強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為解決我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供人才支撐。探索推動本科生文理滲透、通專融合的培養方式,深入實施“強基計劃”,激勵優秀學生投身基礎學科研究。推進“讓學術更學術、讓專業更專業”的研究生分類培養,完善研究生申請學位創新成果評價制度。創新科教融匯、產教融合培養機制,鼓勵教師及時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依托大型科研平臺、重大科研任務培養創新人才,推動行業企業全方位參與協同育人。
把服務國家作為最高追求,為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服務高質量發展作為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任務。我們要堅持“四個面向”,完善以健康學術生態為基礎、以有效學術治理為保障、以產生一流學術成果和培養一流人才為目標的大學創新體系。強化基礎研究前瞻性、戰略性、系統性布局,堅持目標導向和自由探索“兩條腿走路”,突出“從0到1”的原始創新能力提升。瞄準關鍵核心技術,不斷優化重大項目管理機制,建立健全重大科技創新基地協同創新機制,不斷產出“與國家發展需要絲絲相扣”的高水平創新成果。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打造大學和企業創新“雙引擎”。將人才強校作為核心發展戰略,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匯聚一批世界頂尖人才和一流學者,培育一批傾心育人的教學名師和具有創新活力的青年人才,把大學校園建設成為世界人才的向往之地、心安之處。
把學科建設作為發展根基,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作為重中之重,大力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我們要深入推進新一輪“雙一流”建設,動態調整優化學科設置,構筑全面均衡發展的高質量學科體系。用好學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劑”,打破學科專業壁壘。聚焦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針對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發展重大需求,推進戰略性新興交叉學科建設,加快培養交叉學科緊缺人才。豐富學科交叉模式,完善學科交叉管理機制,深化跨學科交叉研究機構建設,形成支撐學科交叉的良好生態。
把深化改革作為強大動力,全面提高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系統觀念,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制約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思想觀念束縛和體制機制弊端。我們要全面深化學校綜合改革,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要以教育評價改革為牽引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強化內部評價,真正讓內部評價體現辦學理念并產生正向指引。倡導重師德師風、重真才實學、重質量貢獻的學術評價導向,逐步推進科研經費配置、研究生招生名額分配等與人才稱號脫鉤。建設專業化、職業化的高素質管理服務隊伍,深化資源配置改革,提高基礎設施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大力發展在線教育和融合式教學,助力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建設。
把加強黨的建設作為堅強保證,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認真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和加強黨對學校的全面領導,高校黨委要更加有力扛起管黨治黨、辦學治校主體責任,切實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職責。要加強學校黨的政治建設,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善學習部署、建賬盯辦、督查驗收的工作閉環,把“兩個維護”落到實處。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做到科學決策、求真務實。增強各級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加強黨員教育管理,高質量做好黨員發展工作,持續加強對優秀人才的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建設好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隊伍,建設好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黨員隊伍和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積極構建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規范體系,讓校園始終保持風清氣正,讓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事業欣欣向榮。
作者:清華大學黨委書記、中國科學院院士